第03版:新闻·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守教书育人初心
心有责 道自远
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一)
教育是一项照亮别人的事业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9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教书育人初心
——记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教授付海燕
□ 谭敏 代佳慧

  付海燕

  她是学生口中亲和爽朗的“女神姐姐”,也是湖北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青年宣讲团”成员……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教授付海燕身上,有着同龄教师少有的光环,但她最为看重的还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成为一名教师,是我在年少时许下的愿望。”她说。这位“80后”女教授,坚守教书育人初心,用始终如一的热忱,在担当育人使命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坚守赤心圆梦想

  每个人都曾是学生,而大多数学生都曾有过教师梦。难能可贵的是逐梦前行。

  出生在贵州苗家山寨的付海燕,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耳濡目染父亲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她从小就立下成为教师的目标。“我希望像父亲一样,把浩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见到更广袤的世界。”她说。

  梦想的种子若在心底生根发芽,终会长成参天大树。通过高考,付海燕进入湖南大学攻读化学专业。抱定成为教师的梦想,她拿到博士学位。2010年,27岁的付海燕毕业后,放弃了一家医药公司的高薪科研岗位,成为中南民族大学一名教师。

  “来到中南民族大学是一种缘分。”付海燕说,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她能从民族地区走出来,一步步靠近梦想,心中无比感恩。

  付海燕对自己的要求是,坚定站稳三尺讲台,全心做好科研工作,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

  工作3年便成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8年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2019年成为“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镉元素代言人,并亮相当年全国科技周活动……付海燕一步一个脚印,将梦想转化为对民族教育的执着和对学生的大爱,也收获着自己的成长。

  赓续初心勤施教

  “她的课堂总是引人入胜!”这是学生对付海燕的评价。

  “站稳讲台是教师的基本功。”工作以来,付海燕先后承担、参与18门本、硕学生的理论、实验和实践课程教学。为备好每一门课,她观摩国内外知名大学精品公开课,学习教学方法,并在课件中精心设计案例,安排一些有趣的软件模拟操作和小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她还将自己的相关科研实例和成果精选出来,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内容。

  付海燕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唯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才能让学生真正成长。”为此,她先后为50多名本科生提供进入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的机会。她指导的一些本科生、研究生撰写的论文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硕士论文,还有人获国家奖学金、学校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

  作为中南民族大学校级第一个跨学科科普教育实践团队的骨干成员,付海燕积极投身教研工作,参与制作了跨学科思政课程《科普·神奇世界的解密者》。该课程在学习强国平台和中国大学慕课在线学习平台上线展播后,引发广泛关注。

  担任班主任期间,她每年拿出3000元,设立“学习之星”“进步之星”“文体特长之星”“科研之星”等奖项,鼓励学生勤学向上。她先后获得中南民族大学创新指导优秀教师、药学院“学生心中最喜爱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

  全力以赴为科研

  今年,付海燕主持的“食品安全和真实性检测方法”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该项目提出了食品有害物和真实性精细甄别新思路,建立了食品有害物和真实性快速识别新途径,进而提高检出率、增加准确度和缩短检测时间。

  “从2019年第一次申请,整个过程非常不易。我们反复围绕领域内的问题与难点开展研究,即使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坚持每周线上进行文献汇报会。”付海燕和团队根据业界专家学者的建议,反复修改项目申请书,直至取得理想的成果。

  “于我而言,工作与生活不存在明显的界限。科研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已经融入了我的日常。”付海燕说。多年来,她致力于药物分析领域,以化学计量学结合谱学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及应用为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128篇,其中近5年以第(并)一或(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0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件(已授权20件)。相关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国内同行较为广泛的关注,她还是多个SCI期刊的审稿人。

  在科研道路上取得的种种成果并没有使付海燕变得自满,相反她变得更加谦逊了。“坚持与勤恳是她一贯具有的品质。”这是同事对她的评价。

  “当老师是我一生的梦想。”这一初心伴随着付海燕继续追梦教育事业,探索科学奥秘,在自育与育人的历程中享受为师者的乐趣。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