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教师 郭磊磊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蒙以养正,圣功也。”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思政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去年,南宁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思政课教师用统编教材上一节公开课。我选择《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章节作为授课内容。这些内容学生们都比较熟悉,但如何用议题的形式把课上好,而且要在全市公开播放,我还是有很大的压力。
在教研组的帮助下,我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完善。在与教研组多次磨课交流中,我对于如何讲好思政课,也有了更深的体会:第一,目前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度、参与度等均有提升空间,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这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第二,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因此,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积极采取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分钟式教学等教学方式。
想清楚这些问题后,我便在公开课的设计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课程最后,我设计了“点赞中国制度”环节,让学生通过写小作文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以及平时留心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分享自己所感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效,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密不可分”“如今家乡随处可见路宽水清生态美,美意田园百姓乐”……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在分享与交流中植根家国情怀。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新的一年,我将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知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