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副校长贺颖春委员:
振兴西部民族地区县域中学教育
尽管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教师收入都相对偏低等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县域中学仍面临优秀教师和学生不断流失、教育质量不断下滑等发展困境。
为解决以上问题,建议将西部民族地区县域中学教育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现代化的大视野中,从国家治理、城镇化进程、基础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的综合视角,进行顶层设计与政策选择,全面振兴。
要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县域中学发展困境,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水平,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让教师引得来、留得住、教得好。
同时,要通过国家引导、地方支持、双向选择的方式,组织东部发达地区省份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帮扶工作,加快整体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县域中学办学水平进程;坚持信息化建设思路,完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保障体系,加大促进东部教育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力度;通过规范高中招生录取机制、保障教育投入机会均等,促进县域中学与城区普通高中整体协调发展,实现学校自身发展与生源质量提高良性循环。
西藏大学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图登克珠委员:
推动西藏服务融入“一带一路”
西藏拥有4000多公里边境线,连接着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等数个南亚大通道的沿线国家和地区,是服务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特别是西藏自治区被国家正式纳入“一带一路”南亚大通道建设以来,西藏凭借面向南亚大通道的区位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整体规划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议继续加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辐射能力和新型全球化的南亚推动,希望有关部门一如既往地支持西藏面向南亚大通道建设的金融和对外贸易,帮助和支持拉萨建设离岸型金融中心,鼓励和招引拉萨市乃至西藏自治区外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机构等入驻拉萨金融城,全面提高拉萨市的金融聚集程度,大力培养和招引金融相关行业人才,继续扩大与南亚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金融服务。
云南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张敏委员:
兴边惠民固防 促进和谐稳定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6个边境农场,总计有11.3万人分布在边境一线,他们与其他沿边居民一起抗疫守边,作出自己的贡献。但目前,国家的沿边居民补助政策只针对农村居民,城镇居民身份的农场居民却享受不到这份补助。为此,建议从中央、省级层面修改完善边民补助政策,增加补助资金支持力度,向西双版纳州垦区6个边境农场的居民发放边民补助,让更多生活在边境地区的居民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更好地激发他们守边固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边疆和谐稳定。
此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边境地区尤其是口岸的经济快速发展、对外交流和经贸往来频繁,提高这一区域的公共消防救援服务能力迫在眉睫。但因编制及投入不足等问题,边疆、口岸地区的消防救援能力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建议有关部门对西双版纳的边境消防救援能力建设给予关心和支持。
(本报记者张雪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