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这里是藏彝走廊的重要节点,贡嘎山环线上的明珠。千百年来,藏、汉、彝等多个民族在这片热土上交融生息,文化多姿多彩、兼收并蓄,各民族亲如一家。
在这里,民族团结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而我的家庭就是在这样和谐包容的环境里,孕育出爱党爱国、团结互敬的家教家风,如今已是有5个民族、38口人、四世同堂的和美大家庭。
我的外婆王友珍,今年已经80多岁了。光阴荏苒,她见证了九龙新旧社会的变迁,也经历了我们这个家庭从小到大的发展。她时常对我说:“你的曾祖母和曾祖父的事迹在九龙县档案馆里有记载,他们的经历,是最值得家族后辈们铭记的。”
很多年以前,我的曾祖母甲玛出生于九龙县一个普通的藏族家庭,曾祖父王步云是满族,他在当时的国民政府里任过职。抗战结束后,曾祖父从国民党身上看不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毅然辞去国民政府职位,做起了扶危济困的民间善人。到了1951年,九龙县终于迎来和平解放,曾祖父带头迎接解放军入城,全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转眼到了1953年,那时我的外婆只有18岁。九龙县人民政府为培养更多的本土人才,决定选送一批当地青年到内地接受文化教育,外婆积极报名参加。
外婆学成归来后,便投身家乡建设。在党的培养下,她先后经历多个岗位锻炼。她工作几十年,勤恳努力,无私奉献,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与好评。每当说起这些事,她都会说:“没有共产党,我就要当一辈子的文盲、受一辈子的苦,是共产党改变了我的命运!”
后来,外婆的儿女们相继成婚,又有3个不同民族的成员加入了我们的家庭。如今,我们家已有藏、汉、彝、满、回5个民族,一家人相亲相爱、和和睦睦。
在外婆王友珍和外公杨万福的心里,大家庭的家风有一个重要标准,那就是“拥护党的领导,爱祖国、爱家乡,团结友爱,辛勤工作”。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家族中父母辈和我的同辈中已有10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眼看着儿孙们个个事业有成,以实际行动传承着优良家风,建设着美丽家乡,这让外婆十分高兴。
团结与发展互为依托、互相促进,于国如此,于家亦然。外婆经常对我们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每个人做起,事情无大小,只要做精做细,我们就能够感染一个,两个,更多的人。”
我的多民族和美大家庭,是有着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一个个人、一个个家庭守望相助、牵手同行,合力奏响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家园的大美乐章!
(本文选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圣洁甘孜·康巴悦读”全民朗读活动,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