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们·与书相遇
读过的书 走过的路
不敢言是读书人
书房里的烦恼与喜悦
在图书的宝库里“游荡”
“不务正业”的这些年
守护心中的微光烛火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朴燕(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研究馆员)
在图书的宝库里“游荡”

朴燕

  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工作已有20个年头。研究生毕业后,国图是我第一个也是唯一一家参加面试的单位,从此开启了我在图书的宝库里“游荡”的日子。

  在这20年里,我先后从事图书采选、标引、编目、善本典阅相关服务等业务工作,总结起来应是图书文献的组织与服务。我曾参与编写汉籍外译文献的简单提要,那时接触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各种日译本。

  

  回想起来,小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听过《三国演义》的评书连播,似懂非懂却听得津津有味。长大后还曾在各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追逐过风度翩翩的智略家——诸葛亮的身影。直到现在,我虽没有完整地读过《三国演义》原著,但并不影响我对这部历史小说的喜爱。

  

  我直到大学学习历史专业后才开始涉猎中国古典文献,这对我来说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也是我对中国古典文献“扫盲”的开始。我在工作中接触到译者、编者不同,版本、装帧各异的日文版《三国演义》,重新唤起了我对这部古典名著的兴趣。出于工作需要和个人兴趣,我逐步了解了这部著作成书的过程、对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在日本的流行等问题,着实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也加深了我对它之所以为“名著”的理解。后来,我到国图古籍部门工作,有了机会直接接触琳琅满目的古籍善本,这也促使我更努力地学习和积累。

  

  作为国图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不仅从珍贵而丰富的馆藏资源中受益,也担负着保护和利用馆藏资源,尤其是我职责范围内的善本文献与藏品的责任。例如,我可以通过《中华再造善本》、“中华古籍资源库”、缩微胶卷等多种途径,读到与《三国志通俗演义》善本原件相同的内容,方便而快捷,还可以让珍贵的古籍善本原件少受损耗。

  

  进入国图工作以来,在爱书、惜书的环境与浓厚的读书氛围中,我与同事们努力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愿意与读者一同学习、成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